當前位置: 耐磨彎頭 > 新聞資訊 > 行業(yè)應用 > 耐磨陶瓷彎頭三通:帶式成型法方法與介紹
耐磨陶瓷彎頭三通:帶式成型法方法與介紹
文章發(fā)布日期:2019-08-25 17:03
薄片制品以往采用模壓法或軋膜成型,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(fā)展,對制品性能的要求不斷提高,特別對于要求表面光潔、超薄型(厚度 mm以下)的制品,上述兩種方法是不能適應的,
因而又發(fā)展一種帶式成型法(belt shaping)。
帶式成型法可分為流延法(doctor-blading process)和薄片擠壓法兩種。前者成型用的坯料為料漿狀,后者為泥團狀。一般采用流延法成型。
一、流延法成型
流延法成型(doctor-blading process)又叫帶式澆鑄法、刮刀法。
流延法工藝過程大致是:將準備好的粉料內加粘結劑、增塑劑、分散劑、溶劑,然后進行混合,使其均勻。再把料漿放人流延機的料斗中,料漿從料斗下部流流延機的薄膜載體(傳送帶)上。用刮刀控制厚度,再經紅外線加熱等方法烘干,得到膜坯,連同載體一起卷軸待用,后按所需要的形狀切割或開孔。流延法適合于制成小于0.2 mm以下、表面光潔度好、超薄型的制品。
二、料漿要求
由于流延法一般用于制造超薄型制品,因此坯料的細度、粒形要求比較高。實踐表明,粉料的粒度愈細,粒形越圓潤,薄坯的質量越高。這祥才能使料漿具有良好的流動性,同時在厚度方向能保持有一定的堆積個數(shù)。例如制取40_um厚的薄坯時,在厚度方向上的堆積個數(shù)一般要求20個以上,那么要求2_um以下粒徑的粉料要占90%以上,才能保證薄坯的質量,因此通常流延法采用微米級的顆粒。此外,為保證在相同厚度方向上的堆積密度,粉料的顆粒級配也是很重要的。
當然制備料漿的添加劑選擇與用量也應重視。尤其對超薄坯來說,料漿的質量或有無氣泡,對制品質量有較大影響,因此,有的料漿要經過真空處理。
流延法成型方法的發(fā)展和超薄體的獲得,對特種陶瓷生產,尤其對電子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提供了新的途徑。例如,就電容器而言,在滿足工作電壓等級和能量損耗的條件下,一般希望其體積盡可能小而電容量盡可能大。
其關系式如下:
C-電容量,riF;
V-體積,CIT3;
Cv-比電容,yF/Crr3;
£——相對介電常數(shù);
S-平行板面積,cm2;
d-介質厚度,cm。